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 徐少有(南京):凤凰涅槃与浴火重生的生命之境——评文剑《潜伏商圈》ABC卷

    几千年前,孔子说:“逝者如斯夫。”历史长河在不息地流淌,当下即为记忆。当记忆的大门打开,历史的真相在时代的号角中唤醒。 回望邓小平同志1992年南巡讲话——“东方风来满眼春”,这标志着中...2023-04-20 17:36

    查看全文»
  • 傅逸尘:民族文化精神的阐释与建构 ——李舫散文集《大春秋》读记

    李舫《大春秋》对历史的回溯、探寻、想象和思辨,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学者、作家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开阔胸襟和历史担当;既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哲学内涵,又充满时代的创新气息,更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 “春秋”,何以“大&rd...2023-02-03 11:41

    查看全文»
  • 赖大仁:当代文学价值论观念嬗变与话语建构

    从中国文论的发展演变来看,文学价值论和文学本质论一样,都是一种现代文学理论观念与话语。诗言志、诗缘情和文以载道之类说法,都是古人的诗文功用观念与话语形态,反映了体用合一和经世致用的思维方式与思想观念。中国文论现代转型发展,在外国文论影响下带来文学观念冲突与交融...2023-02-03 11:12

    查看全文»
  • 陈剑晖:近年散文话语的转换及新变——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为观察点

    内容提要 近年来新文化大散文与非虚构写作的兴起,促使当代散文格局发生了新变。这种新变既得益于全媒体时代文化语境的变化,又是当代散文话语方式转换的结果。新文化大散文不同于以往的文化大散文。它推崇中国“文”的传统,强调回到中国精神的&ldquo...2022-03-18 11:26

    查看全文»
  • 韩小蕙:散文渴望创新

    近年我一直在思考散文的创新问题,最近读到了几篇“别样”的散文,十分精彩。这些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元素——创新。作家们和理论家们都在努力地写,艰难进行着各种探索与实践。在中国散文的天空中,陆续出现了“美文”&ldq...2022-03-15 10:05

    查看全文»
  • 王兆胜: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的物性书写类型

    摘要:目前,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感和针对性。“物性”书写是个重要抓手和突破点,对其进行分类有重要意义。大致说来,中国现当代生态散文的物性书写包括以下类型:一是生物与非生物。在生物类中又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别。其间,微生物的散文书写最...2022-03-13 20:33

    查看全文»
  • 高丹:张莉《小说风景》—— 一种属于我们时代的“文学读法”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师范大学张莉教授的最新散文随笔集《小说风景》。 《小说风景》中分析的大多是读者已耳熟能详的篇目,张莉旨在以“重读”探索作家们的成长和革新之路,思考他们如何在百年文学传统的脉络里确立自我风格。通过文本细读,张莉也带领读者重新...2022-03-07 20:03

    查看全文»
  • 2021年散文:时代的气象、大地的恩泽

    文学创作,总离不开对时代气象的观察和把握,以及对个体经验的凝视与思考,散文也不例外。作为一种以灵活性、包容性更为见长的文体,散文对于写作者个体生命的浸润程度要求更高,也正因为此,散文写作中尤其具备拓宽看待世界眼光的可能性,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有差异性的观察与创造。回首2021年的...2022-02-24 09:48

    查看全文»
  • 汪政:地方视角下的江苏文学

    在中国文学版图上,人们对江苏文学的审美特质已经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那就是“江南”。这个江南既是地理的,又是历史的,更是文化与审美的。从地理上讲,扬州并不在江南,而从文化上讲,由于大运河的特殊作用,扬州商贾文人聚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引领了江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2022-02-24 09:52

    查看全文»
  • 陈苏梅:《布谷声声》情韵悠悠

    在文学的路上,我是幸运的,有几位美好如明月的师友,给我指引,给我帮助。孙尤侠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于文学上的成就,她当之无愧是我的老师,我的榜样!于情感上我却更喜欢喊她一声“姐姐”,虽然我知道这多少有些唐突。我们真正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仅限于在宿迁散文学会...2022-02-16 10:14

    查看全文»
  • 2021年中国散文:把现实注入文字,书写生命的维度

    综观2021年中国散文的创作,可谓喜上枝头、鲜花绽放,生命礼花发出更耀眼的光焰。 一 2021年的散文创作中,有一个具有年度性的亮点。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诚挚情感、优美文笔书写党和国家的散文呈井喷态势,并产生了具有文学特色的能量和冲击波。这一年度,许多家报纸、杂...2022-02-08 08:46

    查看全文»
  • 王兆胜:国体散文与观念变革

    散文作为一种文体,可从各方面进行研讨。就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而言,站在西方现代性、以启蒙姿态看待其优劣长短,长期以来是一个基本或者说主要思路。这固然有助于散文的个性、思想、审美把握,也有助于突破既往的研究模式,但其最大的问题是将散文引入狭小天地,从而失去更广大的读者,甚至容易与...2021-09-24 09:00

    查看全文»
  • 蒯天:永远的丰碑 ——张新科长篇小说《铩羽》

      张新科因写谍战小说而闻名,出版过《鲽鱼计划》《苍茫大地》《鏖战》《渡江》等长篇力作,获得过三届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和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他的作品中讲述了外强欺辱下的民族苦难,歌颂了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2021-08-24 08:52

    查看全文»
  • 于祎: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

    原标题:“挺大的人,何必说小姑娘似的话”——散文创作如何走出过度抒情的困境 自1921年6月《晨报》副刊发表周作人《美文》倡导写作“叙事与抒情”的“艺术性”美文开始...2021-08-17 17:06

    查看全文»
  • 高占祥:春华秋实数风流 ——读蒯天人物散文有感

    蒯天是我的好友、他是位作家,也是一位文艺评论家。而在熟悉他的朋友们的眼中,他是个把全身心都倾注在文学事业上的痴情人。在当今社会崇尚实利的氛围中,文学创作的清苦与艰辛令许多人都疏离了这一领域,但蒯天却对文学钟情不减,十几年一直在这块园地里不懈地耕耘着,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献给了文学事...2021-08-06 09:52

    查看全文»
当前1/11 页|共155条记录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