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 南通籍知名女作家范小青:清淡平和写就“纯文学”人生

    来源:南通日报 初见范小青,大概都会对她的笑容印象颇深。她在思考时常常锁紧双眉,一笑起来顿时松弛,如夏花般美丽,给人一种坦荡、圆熟而天真的美好。而无论是她年届五旬依旧如少女般纤细的身材,还是她温润清淡的声线,或是她在陌生环境中沉...2016-01-04 22:09

    查看全文»
  • 舒晋瑜:从零点到另一个零点——再访作家何建明

    来源:中华读书报 12月11日,2015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的颁奖会上,何建明的长篇报告文学《南京大屠杀》获得特别奖。 这一天,是何建明的59岁生日。 站在领奖台上,何建明思绪万千。他用“惨烈”二字形容自己四十年来文学道路上的挣扎与追求。 ...2015-12-21 21:40

    查看全文»
  • 赵丽宏:被真诚感动——关于巴金的回忆

    就在四五天以后我就得到了回音,那是一封挂号信,信封上寄件人的签名是巴金。我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本巴金刚刚在广东出版的新书,是他的序跋集。翻开一看,巴金在扉页上给我题了两行字:“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赠丽宏同志,巴金”这两句话很...2015-12-14 20:32

    查看全文»
  • 苏北:汪曾祺写序

    来源:光明日报   一   汪曾祺一生没有让别人给他写过序。他年轻时,20世纪40年代,出了第一本小说集《邂逅集》,收入短篇小说8篇,包括后来很有名的《鸡鸭名家》和《复仇》。这本书就没有序。60年代,他还出过一本薄薄的小册子《羊舍的夜晚》,收入写孩子的小说3篇,统共两三万字。书编得倒...2015-12-13 16:40

    查看全文»
  • 任宣平:江南水乡走出的中国散文史家——范培松

    浩如烟海、群星璀璨的20世纪中国散文天地里,他就像一个天生的“精灵”,用水乡学子独具灵性的慧眼,以宜兴人认真、质朴、坦率的个性魅力,以苦修养成的扎实理论功底,不计世事纷扰,几十年如一日、心无旁骛地阅读、揣摩、梳理、研究中国的散文,取得一个又一个令学界侧目的成果,竖起一座...2015-12-10 22:43

    查看全文»
  • 郭伟:陪王宗仁老师登崂山

    九月是青岛最迷人的季节。应首届华夏散文奖颁奖组委会邀请9月18日我与作家赵亮一行从迷人的南方海滨城市北海,飞往美丽的北方海滨城市青岛,参加中国散文家美丽青岛行笔会。没去参会前我就得知王宗仁老师也要去为获奖作家颁奖。有一年时间没有见王宗仁老师了,近年来我经常因去北京或因参加散文笔会经常与王宗仁老...2015-12-04 18:10

    查看全文»
  • 杨海蒂:我去地坛,只为能与他相遇

    永远忘不了高中时期,我在课堂上偷偷阅读史铁生作品《奶奶的星星》的情形,当读到“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2015-11-27 08:15

    查看全文»
  • 王久辛:莫言上学

    来源:人民政协报 本文作者是莫言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上学时的同学,他们直到今天仍然是朋友,也是创作之路上的同路人,对于莫言的文学创作,有很真切的感受。   莫言,原名管谟业。当兵前只上过小学五年级。这就是莫言的基础,也是他的“起跳线”。 ...2015-11-27 08:23

    查看全文»
  • 柳萌:周明,多情流水伴人行

    来源:文学报 辛卯年岁末跟随数位文友,在广东东莞参观访问,一种叫“莞”的罕见树木,特别引起我们的兴趣。据当地植物专家说,经过自然和人为磨难,此树就会生出香气来,否则树再高壮再年长,都不会有诱人的香气,而这样的“莞”树则很少。因此,用&ldq...2015-11-14 09:53

    查看全文»
  • 吴泰昌:在文字中诗意地栖居

    记得1988年11月,全国数十家地方报纸联合组织发起了“名城赞”散文征文大赛,在各地推荐参评的数百篇佳作中,王建的《雄性的徐州》夺得了桂冠。我和著名作家陆文夫、著名散文家艾煊、散文研究家范培松等出任这次大赛的评委,参与了评选的全过程。事后,我们谈起几篇获奖作品,特别谈到《雄...2015-10-20 14:50

    查看全文»
  • 晓华:江山放眼细论文—— 张宗刚文学批评述略

    接触到张宗刚的文字是从他的文学鉴赏开始的。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去写作品鉴赏了,是不是因为它们不是学术论文,看不出学问?其实,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非常注重鉴赏,许多重要的文学评论著作都是鉴赏,或者以鉴赏作为所论的基础,比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老一辈的文学研究工作者特别是古典文学工作者对文学鉴赏都...2015-10-20 14:47

    查看全文»
  • 陆建华:壮士长歌入汉关——张宗刚其人其文印象

    张宗刚从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文学青年,到成长为如今评论界和读者越来越熟悉的评论家,其间约有十年。在这十年里,我不仅目睹他事业上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前进,也与他从素昧平生到相识相熟,成为经常联系的好朋友。宗刚是个不喜欢打电话的人,因为生活中的宗刚口才欠佳,常常言不及义,不像他夫人那般伶牙利齿应答如流(据说...2015-10-20 14:45

    查看全文»
  • 高占祥:读蒯天人物散文有感

    蒯天是我的好友、他是位作家,也是一位文艺评论家。而在熟悉他的朋友们的眼中,他是个把全身心都倾注在文学事业上的痴情人。在当今社会崇尚实利的氛围中,文学创作的清苦与艰辛令许多人都疏离了这一领域,但蒯天却对文学钟情不减,十几年一直在这块园地里不懈地耕耘着,把自己的青春热血都献给了文学事业。为此,许多人既...2015-10-19 21:47

    查看全文»
  • 梁晴:见情见性毕飞宇

    他是著名作家、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011年8月,他的长篇小说《推拿》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近日,他的作品《大雨如注》获第三届郁达夫小说奖短篇小说奖。他的作品血气方刚,生机盎然,生活中,他又情深意重。他就是毕飞宇。 “见情见性”这4个字似乎很适...2015-06-11 16:09

    查看全文»
  • 汪政:从生活的结束处开始

    在我看来,姜琍敏是一个在文学上不太张扬的人,默默地写是他唯一的文学动作。也正因为这样的勤勉与低调,才使他有了如此惊人的创作量。在文学理想上,他是一个偏于传统现实主义的人,这可能与他青少年时期的文学阅读与文学启蒙有关,当然,也与他这一代人的生命历程与人生感悟有关。他的小说创作,...2015-06-10 17:14

    查看全文»
当前5/6 页|共77条记录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