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匡民(连云港):丙中洛,一颗大地遗珠

2022/7/1 18:19:09      来源:江苏散文网      人气:1324


 

  丙中洛,是坦荡的,是静美的,是纯净的,更是自然的。可要更加贴切地表达,应该说她是一颗大地遗珠。大地上一颗硕大无朋的珍珠。
  早就听说丙中洛那儿是一个海拔很高,是与人的灵魂距离最近的地方,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睦并存的神奇之地。当然,最吸引人的还是那里保持完好的原始生态和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
  丙中洛,犹如一颗巨大的圆形磁铁,吸引着我一颗铁了的心:一定要去那个人神共居的道场走一走、看一看!
  终于,我乘坐一只钢铁大鸟飞抵到了那片彩云追月的土地上。
  丙中洛,首先给我的感觉是大气磅礴,雄伟壮丽。
  怒江,一听这名字,就知是一条脾气极大、个性强烈的江河,怒气冲天、桀骜不驯。它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吉热拍格,其腹地深入青藏高原内部,由西北向东南斜贯西藏东部的平浅谷地,流泻至云南省后南折,便奔流在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之间,两岸峡谷高差达四五千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生动地诠释了“怒江”之名,展现了“怒江”面目。
  丙中洛地势险要,早先几乎与外界隔绝,一般游人无法涉足,所以才保留下了珍贵的原始风貌。它是滇西北三大山脉,即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与三江,即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形成倒“川”字的“三江并流”核心区。
  由母亲河“怒江”而滋生了“怒族”,但“怒族”人民却性情温和,宽厚善良,热情好客,极富爱心。丙中洛原为怒族独居之地,自清道光年间,藏传佛教由西藏喇嘛带进丙中洛并扎下根之后,藏族人从西藏、德钦等地陆续迁徙而来,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而傈僳族从澜沧江流域和怒江下游迁徙到此处定居,也同样受到了怒族人的欢迎。
  还有其他民族兄弟来此谋生都被接纳,丙中洛的人烟便渐渐旺了起来。
  这里的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纯净!
  纯净得简直让人窒息。
  怒江的水绿得近乎发黑,江水太深,清澈凌冽;碧罗山拔地而起,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高黎贡山气势雄伟,山体森林郁郁葱葱;怒江第一湾呈倒“几”字形,山与水魂牵梦绕,水势缓慢似在窃窃私语,两岸野花飘摆,风光旖旎。
  群山连绵,莽莽苍苍。丙中洛植被丰厚,随处可见油桐、漆树、板栗、核桃、苹果、桃李、木瓜、梅子、柑橘等,这些经济树木造福了世世代代栖居于此的山民们。眼前山脊上平坦开阔,蓝天白云下,坡度极大的梯田一直往下延伸到山脚,三五成群的马儿在高山草甸上悠闲地吃着绿油油的草,午后的阳光温柔极啦,马儿也温顺极啦。
  五里,又名雾里,丙中洛一个典型的小山村,云遮雾罩着一座座高脚木楼,大片大片浓密如泼的绿中,一条石板小路泛出清冷的光,炊烟将田园的大境界送上了天空,画在青山间,融在怒水上,天、地、人,浑然一体,延引着生命,享受着时光,制造着传奇,讲述着历史......
  丙中洛人不仅与自然环境相处得融洽,人与人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也同样相处得融洽。
  在丙中洛这块闭塞贫瘠的土地上,人们物质生活相对贫乏,但人人内心却异常豁达率真、平和充实,因为他们一个个都是有信仰的人。
  有信仰的人灵魂才能得以安妥,才是有福的人。
  这里是一个多种宗教相互融合而构建的独特理想的大自然中的小社会。
  不论人们来自何方,不管你什么民族,使用什么语言,大家都能和平相处、团结友爱、尊重对方的信仰。在丙中洛,传统和文明,神话和现实,在各民族人民的悉心守护下,神圣而和谐,人性和爱心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彰显。
  普化寺是古老的藏传佛教寺庙,从寺顶可以看清卡瓦卡布雪山的雄姿,该寺建于清朝道光初年,有着近二百年的历史。重丁天主教堂的建筑风格是洋气的哥特式,名气很大。还有基督教堂、众多喇嘛寺庙和香巴拉宫遗址等,古典而华丽,坐落在高山峡谷的村落里,恬静安详。
  这里的民族有怒族、傈僳族、独龙族、蒙古族、藏族、回族、汉族……宗教有喇嘛教、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以及本土原始宗教......大部分怒族人信奉天主教,有的藏族家庭也信仰天主教,而非藏族的家庭却信奉藏传佛教。还听说每个家庭都是由两个民族以上组合的,基本上找不到单民族家庭。大家各事其主,各理其事,不同的生活习惯和不同的信仰,却能让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相互扶持,宽容友善,相亲相爱,乐业安居,形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古朴民风,真的是人间难觅的最后一方净土,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说她是大地上遗留的最后一颗珍珠毫不为过。
  每年的农历6月15日,古老的普化寺总要举办一个重要的宗教活动——游经节,祈祷佛祖保佑,消灾免难,幸福吉祥。我们一帮外来旅行者惊喜地巧遇了这一盛大节日。
  天刚蒙蒙亮,丙中洛各村寨的游经人云集普化寺,四个粗黑大汉分别吹着海螺,敲着芒锣,另外七个男人抬着金佛像,一长列近百人的妇女背着各类经书,一行人沿着怒江边弯曲险峻的小道,一面唱着长寿经,一面念着六字真言。诵经声、长号声、海螺声、围观者的欢笑声回荡在山谷中。这支队伍走到哪里,哪里的村寨就燃起五谷和松烟,吹响法号出外迎接,并以青稞酒和热糌粑招待。这天,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载歌载舞,像神仙降临人间一般。就连教堂的门前也响应着放起了鞭炮。我们举着照相机的“短枪长炮”疯狂地按动着快门,这里人们快乐的情绪深深地感染了我们。
  沐浴着这里的风情雨露,我真切感叹道:这儿真的是一个与人的灵魂靠得最近的地方呀,是一处精神的桃源!
  我是个独行客,丙中洛之行最后一站注定要去怒江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落——秋那桶。如果沿着大峡谷继续北上,走在滇藏线古老的茶马古道上,还能追寻到古代马帮的足迹。我坐在马帮后人的现代化摩托车后边,一路惊险一路惊叫地前往秋那桶。
  秋那桶是个一般游客很难抵达的小村落。下了摩托车,我艰难地又翻过了一座山梁,已是午后,便来到了秋那桶,她犹如一位从不化妆、洗尽铅华的天然美女,藏在深闺。
  秋那桶,在蓝天白云底下、在青山绿水的环抱中的一个宁静山村,抬头便看雪山,伸手可剪彩云。这里的田地不能叫梯田,应该叫壁田,一方块一方块悬挂在陡峭的山壁上,天知道这里的人们是用什么样的智慧开发出来的,真可谓鬼斧神工。一块块壁田上顽强地生长着青稞、玉米以及叫不上名字的可食植物。
  这里安静得有些怕人,行至一拐弯处猛然听到有什么声响,警觉地抬头往上一看,发现在一块陡峭的青色岩石上,有几头土黄色的扭角羚也正警觉地盯着来人。这里的人们与野生动物平等相处,互不伤害。
  暮色在不知不觉中弥漫开来。
  夜晚的秋那桶万籁俱寂,静得近乎庄严,偶然传来的一两声狗吠,放大了静谧的程度。夜幕无边,星星好像就在头发梢上,随手便可摘下一颗挂在胸前。这里极少有游客至此,非常适合一个人发呆、沉思。我们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深髓无底。
  途经一户木楞房人家,屋里竟然亮着灯,推开篱笆门想进去找口水喝,不期然,在这里我偶遇了那个怒族小姑娘,一个天仙般美丽的姑娘,可她却是一个只能躺在床上的残疾姑娘。
  她安静地躺在床上,一张面孔如一盘银月,丰盈白晰;一头乌发如一匹纯黑的锦缎流淌在枕头上;一双大眼睛,也如月亮一样圆润,闪动着怒江水一般的单纯清澈,非常明亮。她又是那样的安宁,一点也不为自己残疾的身体和境遇哪怕有半声唉叹,她甚至非常友好地冲我微笑。
  姑娘的阿妈告诉我,她的女儿叫亚莎(音译),今年十七岁,她是在她十三岁那年帮邻居大伯家在壁田干活时失足跌下了山崖,山底一块突兀的石头正好撞断了她的脊椎,她便瘫痪了这些年。她的阿爸带着弟弟去了福贡打工,维持一家艰难的生计,母女俩便在这山里相依为命、苦苦度日。这样的人间不幸,可在亚莎和她阿妈的脸上一点也找不出悲戚和沮丧,阿妈静静地默诵着圣经,亚莎则信仰本土神教,她用微弱的声音庄重地告诉我,她心目中的大神会光顾她的,会让她在某一天的早晨站起来。她又近乎神秘地对我说,她崇拜的神就是家前方的嘎娃嘎普雪山。她那天使一般的微笑把我震撼。
  阿妈却平静地说:“女主内,男主外,这是这里的家风,家里两个男人外出打工挣钱养家,女人守望家中,这都是天理使然。闺女心好,助人为乐,可运道不济跌下山崖,这都是主的旨意,一切都是天意,凡人是不能违拗的。可主会保佑我的女儿,现在躺着,是在赎罪,以后可能会站起来。作为阿妈,每天祈祷就是为了等到女儿能站起来的那一天,一切遵从主的旨意吧。”
  抬头仰望丙中洛最高的那座叫嘎娃嘎普的雪山,我手扶胸口,便抚摸到了灵魂。把她带下山去治疗,也许......我猛然有了这样的冲动。可内心灵魂又在挣扎:这般崇山峻岭万水千山,她又一个小姑娘,怎么能......世俗的念头打碎了我的高尚。
  我勉强笑道:“亚莎,你的这个伤病是可以治好的,不要忧伤,不要唉叹,不要绝望,一定要有信心。”
亚莎有些激动地说:“我说嘛,嘎娃嘎普山神下山了显灵了,你就是我的救世主!也许你是他老人家派来的。”
  我一下子愣在那里,我绝对不是什么嘎娃嘎普山神,也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位大神,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户外旅行者。我把身上能给的旅费全部掏出来留下,还留下了一部能通话的旧手机,便拉了一下亚莎柔弱无力的手说:“亚莎,相信我,下山我会给你寄来药品的,你也要相信自己一定能站起来。”
  亚莎微微抬起头对我灿然一笑,闪动着好看的大眼睛,轻声细雨地对我说:“再见,好心的大叔,神将保祐你。我听你的,不忧伤不唉叹不绝望,我相信神的力量!”
  说完,她将自己精心勾织的一块布质方形手帕送给了我。
我落荒而逃似地结束了旅程,离开了秋那桶,离开了丙中洛。在回来后的第一时间便买了千金片、颈复康颗粒、奥利司他等药物,还有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的药品一大包给亚莎邮寄过去了,打我留下的手机,断断续续地还能听到亚莎惊喜的声音。之后,又寄了两次药,再后来,我自身出了重大变故疏于联系,与亚莎的音讯便渐渐中断了。
  从此,有一双清澈动人的眼睛便会在深夜定格在我的脑海。
  夜深人静,一遍遍抚摸着那块布纹分明且散发着少女手温的方帕,那双眼睛久久地久久地在默默地凝视着我,似乎在召唤着我。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我当然知道珍惜。
  多少次,想重返丙中洛,可总是无力面对那双清澈如怒江水的大眼睛。
  那双丙中洛女孩美丽的大眼睛还在闪动吗?我不敢面对这样的拷问,任凭我的灵魂在撕咬着我的身体。
可我永远记得,丙中洛,有雄伟的高山雪峰,有壮美的大峡谷,有奔腾呼啸的怒江,有星罗棋布的高原湖泊,有绿色波涛似的原始森林,以及植被葳蕤生态蘩茂的土地,让数不尽的珍禽异兽和奇花异木在那深山幽谷中静静地生长,与大自然共生共存,相安无事。当然陪伴着它们一起静静生长的还有那里尊重自然、热爱本土、淳朴勤劳的人民。
  那里是大地上一颗遗落在人间的珍珠,熠熠闪烁着自然与人性的光辉。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