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王建:吴韵汉风的瑰丽交响——2019年江苏散文创作散点透视

2020/2/28 15:54:58      来源:江苏散文网      人气:2355

   从某种意义上说,散文是最能与新媒体保持密切和良性互动的文体。100年前,新式散文正是遇到了一大批优秀写作者和深具现代意义的发表平台,才在思想和艺术上达到了一个高度。

   今天的散文作品,更是拥有了前无古人的传播平台,微信、微博、客户端……在传统的报纸、杂志之外,手机更是让散文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且动辄10万+的阅读量。这让我们对年度全省散文创作的海量浅浏览都变得异常困难,更不要说深阅读了。

   所以,这篇散点透视,只能试图从不同传播介质的共生生态中,管窥2019年的江苏散文概貌。

 
《钟山》:江苏散文精品的孵化器
 
   江苏散文,是中国散文的生力军和主要方面军,是一个高质量的军团,是一个指向高峰的优秀集群。老牌文学期刊劲旅《钟山》则是这支奇兵的马场, 是力作的摇篮,是抗鼎之作的孵化器。

   2019年,《钟山》在一如既往对小说宠爱有加的同时,对散文创作也倾注了别样的心血。对优秀作品给予了异样扶持,对个性作家给予了特殊关爱,对铁杆读者给予了格外回报。

   当然,江苏作家一直是它持续关注的重点、热点、亮点。

   王彬彬《清代文化专制与义和团运动的兴起》等一组钩沉与思辩之作,的确应了“栏杆拍遍”的意蕴,令人茅塞顿开。王尧的《支柱艰危的“孤臣孽子”》等篇什构建出“日常的弦歌”余音绕梁,令人感慨唏嘘。姜桦的《在一条河的东南岸——黄河故道记忆》令人击节称赞。毕飞宇以一个小说家的大智慧、大聪明、大手笔,点亮散文天空的另一种风景,《李商隐的太阳,李商隐的雨》读来确是过瘾痛快。

   《钟山》就是这样,它偏爱的固执,固执的偏爱,恰恰给了热爱它的散文作家以珍贵的平台感、给了热爱它的散文读者以难得的获得感。

   《钟山》当之无愧,是江苏文学阵地的骄傲,是中国散文舞台的自豪,它所扮演的角色不可或缺、举足轻重。

 
《雨花》:奇葩朵朵的江苏散文百花园
 
   这是褒义的奇葩,不是那个网络热词的“奇葩”。

   《雨花》的散文,百花齐放,让和文学一面之缘的人也没有违和感,越来越多的江苏作者从这里纵身一跃,在中国散文界起飞。

   2019年,《雨花》在支持江苏散文创作方面,屡屡发力、频频出手,形成了大家公认的江苏散文创作“雨花效应”。雨催花发,立竿见影。

   这一年,南帆的专栏令人印象深刻。王清平《消失的父亲》感人至深,李黎《细碎的日子》娓娓动人,阙亚萍《魔术师》别开生面,雷雨《淮阴访旧》情真意切,丁帆《食糖小史》老辣可人,陆建华《汪曾祺先生的为人与为文》朴质温暖。
《古寺的钟声》(顾苡)、《陌路青铜》(晓秋)、《破山寺记》(汗漫)、《一个人的珠峰》(简默),《三姨奶奶》(王维平)、《江山数峰青》(孔灏)、《阅读周梦蝶》(柳宗宣)、《光影书》(苏眉)、《以一棵树为起点》(连亭)、《我的父亲母亲》(许华鉴)、《目壮行色》(斤小米)、《洪水冲刷草原》(毕亮)、《散文是灵魂的放逐与漫游》(洪治纲)、《江南味道》(吕知遥),《盐城浮世绘》(张锐)、《江南水事》(陆春祥)、《鸟类笔记》(津渡)、《揭开时间的面纱》(李德武)……真可谓异彩纷呈、花香四溢,雨花的散文百花园,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文学百花园。

 
散文奖:江苏散文的多元检阅平台
 
   林林总总、五花八门的文学奖项,往往如乱花迷人眼。冷眼旁观,奖的权威不必迷信,但,奖的参照也不无道理。

   2019年,江苏散文方面的奖项,长江南北,此起彼伏;运河两岸,次第演绎。热热闹闹中,也有耀眼的角色登场,也有不凡的篇章降临。

   紫金山文学奖自然是诸奖中的重中之重。夏坚勇、黑陶等2017年第六届摘取桂冠后,仍执著笔耕,硕果累累。遗憾的是,2019年并非紫金山开奖之年,所以我们一起静待第七届的评判。

   朱自清散文奖,是中国散文创作的另一个风向标。它创设于2010年,逢双年颁发。该奖以现代散文名家朱自清命名,颁奖地永久落户扬州。

   2018年,第五届朱自清散文奖在扬州颁奖,江苏作家丁帆、车前子名列榜单。

   第六届颁奖在即,江苏作家获奖应该没有悬念。

   江苏省散文学会奖,这是一个专业的新奖项。2018年底,刚刚颁发首届奖项,2016-2017年的优秀作品姚黄魏紫,各擅胜场,呈现出多元的审美指向,从一个侧面呈现出江苏散文蔚为大观的散文大省气象。 
     
   《品读苏州》(嵇元)、《老浦口》(李敬宇)、《集结号再次吹响》(仲跻和)、《摄影记》(刘畅)等,赢得了评委的一致掌声。

   “漂母杯”是由江苏省作协、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全球性散文大赛,至今正在进行的已是第十届。突出爱母主题,弘扬中华美德,在海内外华文文学作者圈中有着日益扩大的影响,淮安地方文学奖项产生了良好的城市文化效应。

   苏州市文学艺术奖是苏州的最高文艺奖,2019年底,第八届苏州文学艺术奖揭晓,王尧获奖。王尧是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教授、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散文家。

   《扬子江文学评论》2019年度文学排行榜,一共有8篇散文(含非虚构)上榜,毕飞宇的《李商隐的太阳,李商隐的雨》是唯一上榜的江苏作家作品。

   “云龙湖杯”全球散文大赛,是由徐州市发起主办的面向海内外华语作家的主题散文征文活动,为期近一年,是2019年江苏散文活动的一个亮点,一批优秀之作被《人民日报》、《散文选刊》选用。

 
名家散文:江苏散文的亮丽风景线
 
   《活着,不着急》,是茅盾文学奖得主、鲁迅文学奖得主苏童2019年的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作者50余篇代表作品,生动呈现了作家笔下的童年回忆、江南之美和市井百态。“记忆的力量从来都打不过虚构的力量。”苏童以小说家的睿智为当代散文提供了另类样本。

   《治隆唐宋》是叶兆言2019年对江苏散文的重要贡献。发表于当年第四期《十月》杂志的这篇雄文,瞭望历史烟云,考研故人万象,绝对是大制作、绝对是叶氏出品。

   叶兆言发表于《上海文学》的《回忆中的大运河》与王彬彬开在《收获》上的专栏“锦瑟华年”,同样都是历史文化散文,历史的回响、文化的碰撞,在如洪钟大吕的文字间隙,穿梭时空,有着极高的哲学含金量。

   范小青的《行走山塘街》,丁帆的《食糖小史》、《你的灵魂,你的外貌》,朱辉的《清蒸还是红烧?》,丁捷的纪实大散文《约定》,庞余亮的《半个父亲在疼》,汪政、晓华的《散文散谈》,夏坚勇的《庆历四年秋》(获第二届孙犁散文奖),庞培的《在光中看见光》,黑陶的《泥与焰:南方笔记》(获第二届三毛散文奖大奖),徐风的《繁荒录》(获第三届钟山文学奖),李风宇的《醉阳羡》,向迅的《小镇人物备忘录》,陈武的《海州野菜》,李建军的《鸟亦无语》,李锋古的《心中的柴门》,卢同根的《母亲的故事》等等,无不闪烁着成熟作家人性与文字的双重光芒。

   小说家、评论家、编辑家、知名教授------名家散文以其特有的风骨、独有的风度、自有的风采,特立独行于中国散文殿堂,形成一股独具魅力的江苏散文力量,以其独具特色的价值,烙印在江苏文学的前行史册中。

 
散文苏军:新实力方阵不断崛起

   如果说名家散文更多地关注家国情怀的宏大叙事,或者更多地感悟于天地人心的化合融通。那么,更多的江苏散文作家则是更多地沉醉于个人情感的深度开掘,或者更多地表现在由沉溺历史向关爱现实转换。而且在这种转换中,实现了作家的人格觉醒和散文创作的文本觉醒。

   吴光辉的《离乡记》《他已梦回大唐》《血色青檀》《向一棵树致敬》《大宋遗梦》《让爱在梦里开花》等广受关注,《淹没在淮剧埯的村庄》获评“里下河文学经典散文代表作”。

   苏宁的长篇散文《我住的城市》将写作视角投注于城市生活,城市发展中的生态和自然。

   陈绍龙的美食散文集《淮扬有味是清欢》、许卫国的散文集《远去的乡村符号》、杨绵发的散文集《行走淮上》、赵海洋的散文集《独旅行疆》等无不凸显了现实主义的审美风貌。

   时代精神,在越来越多的江苏散文作家的作品中得到了接续、弘扬和开掘。

   陈平的《运河轶事》、《劲草丛语》,周寿鸿的《韭香千年》,黄丽娟的《一片芦花入梦来》,苏迅的《爱玉说》,郭世明的《飘雪的日子》,吕峰的《一器一物》,陈恒礼的《我的笨拙的乡土》、《穿过童年的河流》,刘学安的《运河的风》,张大勇的《南墙暖》,朱群英的《黑眼睛·蓝眼睛》,苏南的《狩猎者》,钱兆南的《天时谱》,乔加林的《高粱面汤圆》,赵琼的《秋日骆马湖》,蔡军的《红雨衣》,冯伟利的《乡关琐忆》,范金华的《母亲的油纸伞》……各呈风采、各具风貌。

   2019年的江苏散文,一方面强调“人的文学”,一方面重视“物的文学”,关注天地之道,考量世道人心。而且,可喜的是,许多作家已经迈出重要一步,在状物中观人,在咏人中及物。在散文创作创新之路上作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审美品质和文学境界的提升,是江苏散文2019年的另一亮色.大文化散文的突破,既体现在名家散文的新语境塑造,也体现于更多中青年作家的精致追求。

   鲁敏的《时间望着我》、《路人甲或小说家》、《虚构家族》,庞余亮的《所有日子的璎珞》、陶文瑜的《骑上木马走天下》(他是把散文当成诗来写的),周淑娟的散文集《纵横红楼》(获第八届冰心散文奖)、长篇纪实散文《贾汪真旺》…… 无不镌刻着作家强烈的个人风格和文本印记。

   2019年江苏散文的思想含量进一步增强、情感质量进一步释放、文学力量进一步彰显。平中见奇、淡中有味、深入浅出的作品批量涌现、蔚为大观。“小视点”中的“大情怀”激扬文坛,成为一道动人的风景线。
 
市级文学期刊:江苏散文界的独特风景
 
   吴韵汉风,共同构成了文化江苏的诗意版图。柔软吴韵与猎猎汉风,在江苏文学的大合唱中共同奏响一曲曲震撼世界的绝唱。

   江苏散文后劲足、潜力大、暴发力强,文学内刊功不可没。

   南京的《青春》、苏州的《苏州杂志》、无锡的《太湖》,常州的《翠苑》、镇江的《金山》、南通的《三角洲》、扬州的《扬州文学》、泰州的《稻河》、盐城的《湖海》、淮安的《崛起》、宿迁的《楚苑》、连云港的《连云港文学》、徐州的《大风》……

   它们扎根本土,追逐时代,执着坚守,力荐新人,为当地文学和江苏散文的繁荣不遗余力、功莫大焉。

   许多文坛新秀从这里走出,许多文坛宿将从这里走来。

   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编辑,在这里老去、离去,却共同撑起了江苏散文的崭新天空。

   2019年的江苏散文风景宏阔、风光辽阔、风情壮阔,是多元共生的中国散文重要一翼,抒写了散文苏军的新思考、新探求、新收获。

   但毋庸讳言,这一年的江苏散文也存在着碎片化的倾向、随意性的偏向,以及精品少的遗憾、经典少的缺陷。
 
2019江苏散文的散点透视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大庆之年,中国文坛一直洋溢着正能量主旋律的宏大叙事基调,散文创作也是如此,七十年波澜壮阔的轨迹与历程,成为众多作家在选材和立意上共同聚焦的热点。这一类主题的作品风起云涌,占据大大小小的报刊的重要版面,但总体来看,令人振聋发聩、击节拍案的力作少之又少,文字同化、感情泛化、认知矮化是共同的软肋。

   与此现象相呼应,散文作品中“时代的印记”高度同质化,这与散文传统基调“个人的发现”背道而驰。“个人的发现”、“个性的表达”是散文文体的灵魂,也是散文文体的标志,这种发现和表达,毫无疑问应该与当下的时代记忆和社会情境相生相息,或者说,高质量的散文作品作为非虚构文学的重要力量,理应获取现实际遇的激发与滋养,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而且,这种关联越紧密,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作家思想的厚度、锐度、温度和文本表达的“个人度”、“鲜活度”才会越发真实、丰满。

   但是,浏览2019年江苏作家的散文创作,这样的遗憾还是不断得到强化,许多作品中的世界被虚化、人物被异化、记忆被美化、矛盾被淡化、时间被弱化、情感被同化……千面一人、千篇一律的作品面目,削弱了新生代散文作者的创作高度。

   散文在现当代文学格局中享有自成一体的独立地位,这一点在理论上现实中已经很少有人反对。2019年,跨界写作也构成江苏散文的独好风景。小说家、诗人在小说、诗歌创作之余的创作谈,文学评论家及文学理论家对文坛风云的考量与思考,以及各个领域专家学者的感悟与心得,一经用文字呈现,立马有了散文的模样,而且,有不少正在散发着独特的光芒,给江苏散文提供了耀眼的光亮。

   比如小说家赵本夫的长篇散文《徐州话古今》,就是一篇汪洋恣肆的历史文化散文,写他的家乡徐州,手法新颖、观点别致、文字沉郁,堪称2019年小说家散文的扛鼎之作,也给了散文创作者以全新的启发。

   在思与理的深刻探寻中抒写,在情与爱的博大世界中遨游,在丑与美的哲思辩证中探寻,在文与史的纠结钩沉中忘我,在人与物的关照打量中悟道……2019年的江苏散文,乍一看,比往年更为淡泊一些、更为从容一些、更为自在一些,但静水深流,让人更加惊叹它的壮阔与幽深。

   2020,应该迎来江苏散文雨催花发的新境界。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