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抗击疫情,江苏散文学会在行动 | 丁厚银(宿迁):宅家也是做贡献

2020/2/21 13:09:15      来源:江苏散文网      人气:2634

    农历2020年春节,本该是举国欢庆、张灯结彩、欢声笑语的热闹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彻底打乱了大家的生活节奏。一种叫做“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疫情从湖北武汉开始,正向全国蔓延。
 
    因为疫情,许多地方在交通要道设置卡口,测量体温。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送医。严查来自外地特别是湖北、武汉方向的车辆和人员,禁止进入本地区。各旅游景点、餐馆、旅社也不接待来自湖北、武汉方向的订单和旅客。
 
    因为疫情,许多地方开始全民动员,各负其责。在农村以村组、乡镇为单位,在城区以小区、街道为单位。严防死守,所有人员在公共场所必须佩戴口罩。整个小区除了留下一个主入口外,其他的全部封闭,外来车辆和人员一律不准进入。对小区内的住户,则需要凭住户身份证和房产证办理临时通行证,进出登记且每户每天只能进出一人次。
 
    因为疫情,家家取消了团圆饭、聚餐乐、亲情叙、外出旅行一系列活动,户户都“宅”了起来。昔日人山人海的广场静了下来,热闹非凡的公园静了下来,熙熙攘攘的市场静了下来……
 
    整个小区只能听到一种声音,那就是在小区门口喇叭里在不停的播送关于疫情防范和管理的相关通知。
 
    宅在家里,成为大家的共识,也是必须遵守的疫情管控规定。我也和大家一样,在整个疫情防控期间选择宅在家中,哪也不去。
 
    宅在家里,除了日常,其实什么也不能做。不知道疫情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也不知道疫情会什么时候结束。于是,我决定静下心来读几本书。充分感受中国古老文字的魅力,让平淡的日子激起精彩的浪花,给枯燥的生活制造一点惊喜,使单调的节奏变得生动而富有情趣,让美丽的文字慢慢地内化为自己的骨血,幻想使自己成为一个富有内涵的人。
 
    但当我走到书架前,看到书架上那些曾经与我朝夕陪伴老伙伴,由于长时间没人翻动,有的已经落满了灰尘。为了不去打扰它们,最终我还是决定放弃。
 
    失望之余,忽然想起现在人不是都钟情于电子书阅读吗,在手机上看书不仅方便,有时还有评论和读者交流。当我翻看微信朋友圈时,正好看到《北京文学》公众号正在连载一篇武汉作家池莉在23年之前所写的一篇以流行病突发为背景的中篇小说《霍乱之乱》。该书写的是武汉爆发疫情后,医生、政府、普通群众作何反应,如何面对的故事。这正好也契合了当前的疫情。每天转载一段,好在该书篇幅不长,全书共分15个章节,31141字,共分5天就转载完了。
 
    23年前小说中描写的武汉疫情,今天竟然真的在武汉发生了。小说开头就写道:“霍乱发生的那一天没有一点征兆。”这不和当前武汉疫情一样吗?小说中许多细节的描写,竟然与今天的情况有着很多惊人的相似。是预言成真还是高度巧合?恐怕连池莉本人也无法解释。
 
    估计池莉当时这本书写出来后,许多人都仅仅是把它当作一篇普通的文学作品来阅读,很少有人去关注作品的背后,疫情对国家、对社会、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实际影响。当这一天真的到来,人们才真正的感受到它的威力。恐惧、彷徨和无奈,正如池莉所说“人类可以忽视流行病,但是流行病不会忽视人类。我们欺骗自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读书之余,偶来灵感,砌成几句小诗,写几段小文,虽然不能发表,倒也能平复一下烦躁的心境,这也算是一种自我修养吧。
 
    妻子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平时就喜欢锻炼,喜欢跳广场舞。这几天,宅在家里,除了准备全家一日三餐,就只能看看电视打发时光。自从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为了不荒废舞业,开始琢磨在家里跳。没有音响,就用手机代替,为了不影响左邻右舍,就在白天把门窗都关闭,在客厅或者卧室跳。空间受到限制,跳的时间也大大缩短,原来能跳一个小时,现在最多也就二三十分钟,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但瘾还是能过的。
 
    宅家期间,网络聊天似乎成了对外交流的唯一方式。一部可以包罗万象的手机,似乎也成了对外交流的的最好工具。手机上面什么都有,看新闻、玩游戏、聊微信、刷抖音,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能在一起聊。大家谈论最多的还是新冠疫情,今天又新增确诊病例多少,今天又死亡多少,什么时候能结束,哪个地方有什么八卦,那些部门又在辟什么谣言等等。
 
    一个多日未联系的牌友发来聊天信息。原以为他是没有憋住,想邀我去打牌或者絮叨叨地抱怨宅了多日的无聊,没想到他却是以命令似的口吻让我好好在家呆着,他说看看那些日夜操劳的医护人员,那些饱受折磨的病人,心里就难受得要命。那些医生护士也是别人家的儿女,也是别人家孩子的爸爸妈妈,我们安逸地待在家里有吃有喝,想睡就睡,能看电视,能玩手机,他们呢?他们可是在最危险的阵地上随时待命,随时拼命呢,为他们想想吧?别老想出去,知足吧……
 
    过了大年初五,家中过年时储备的一些蔬菜差不多吃完了,需要补充。我就戴着口罩,到附近的菜市场去采购。许多摊位都没有开张,我平时买菜经常光顾的摊主老刘的摊位上空空如也。菜市场的买菜人员比平时明显减少,蔬菜的价位比年前略有上涨。为了减少外出,这次我还是比平时多买了一些。
 
    回到家中,在翻看手机时,我发现卖菜的老刘也在微信朋友圈发消息,像是发布卖菜的消息。我问他怎么没到菜场出摊,在网上卖起菜来了。因为彼此熟悉,老刘通过视频和我聊起来,他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年前卖菜,一天接触成百上千人,为了安全,我自己现在主动量体温,在家也戴口罩,自己把自己先隔离一段时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笑他是不是谈疫色变,他一本正经地说:“小心驶得万年船,我年前接触的人太多,所以自己得小心,想想自己的家人邻居、还有熟人和不熟的人,我不能自私呀。”我问他为何在朋友圈卖起菜来了,他告诉我,也有许多微友询问他关于出摊买菜的事,他说自己现在不能出摊,但可以帮助联系菜农,他作为中间人,对那些需要买菜的人,可以在头一天通过微信将需要购买的蔬菜的清单和数量,发给他,由他再将此消息发给菜农,由菜农直接采集打包后,统一将蔬菜配送到购买者所在的小区门口,就像拿快递那样,自行分散提取,既能保证供应又能减少人员的相互接触,杜绝交叉感染。他作为中间人,专门负责联系和结算,每份收取一元的服务费。说实在,在目前的情况下,收取一元的中间费其实并不算多。
 
    在外出买菜的时候,我还看到小区门口的横幅上写着“待在家里,就是对国家最大贡献”的标语。这要是在平时,谁要说这话,一定被人当做笑话来调侃。可在当下,没有一个人认为它是笑话。
 
    宅在家里,我们虽然不能给政府的疫情防控解决什么问题,但至少可以不给他们增加麻烦。有人调侃道,宅在家里,我们至少可以为节约口罩,把它留给那些一线防控的急需者。宅在家里,我们可以对新冠病毒展开无声的宣战,让病毒这个恶魔找不到传染的对象……
 
    宅在家里,除了自我保护外,我们还可以为那些奋斗在一线的人员默默地祈福。致敬奋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们的岁月静好,是他们在负重前行;致敬奋斗在一线的普通志愿者,包括冒着被感染风险在一线道路卡口执勤的公安、交通人员,社区工作者、保安、保洁人员,我们的平安,是他们在日夜坚守;致敬那些为了疫情捐款捐物,致敬那些为了保证防疫物资供应加班加点组织生产、运输,致敬那些默默无闻,积极组织货源,保障居民生活用品市场供应的普通工作者,社会的稳定,是他们的无私付出,他们同样也为打赢这场战“疫”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