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设为首页|联系我们

2019年中国散文创作概述:在惯性涌流上开拓和奔腾

2020/2/10 11:16:59      来源:解放日报 | 王兆胜      人气:1448


 
    对中国而言,2019年是个特殊年份。这主要表现在:五四运动已经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周年。散文创作就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走过2019年。因此,总结、梳理、概括2019年散文创作情况,既具学科意义,又有不可忽略的社会历史价值。

    由沉溺历史向关爱现实转换

    2019年散文创作虽承接了传统,但显然更强调时代精神、历史使命感、博大的情怀与前瞻性发展。

    就如同历史的进程一样,2019年中国散文创作不是一个孤立现象,也不可能是没前因后果的自我生成,而是一个动态的继承发展。这颇似一条河流,虽然可从源头上开始进行分段,但很难抽刀断水将其前后绝缘分开。2019年散文创作,就是在承续以往的惯性涌流基础上,开拓、奔腾的河流。

    历史文化散文是多年来的创作主流,近些年这一势头有所减缓。不过,2019年仍有不少历史文化散文较为突出。这主要包括三大类:一是直接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取材,如穆涛的《中国时令的内部结构》、李一鸣的《每逢佳节倍思卿》、刘健春的《一尺之窗,推开就是一米阳光》等。二是关于近现代历史文化的书写,像韩小蕙在《美文》杂志2019年开的《协和大院》专栏发表的系列文章、彭程的《家住百万庄》等。三是对外国历史文化的叙述,像陆春祥的《印加帝国陨落的隐喻》、邢秀玲的《特立独行的文学大师萨特》等。新意在于,和过往作品相比,2019年的历史文化散文摆脱了知识堆积和学问崇拜,更强调主体性和审美个性。

    加强对现实的关注,尤其是为社会的发展演进把脉,从而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这是2019年散文在“讲述”国家战略发展中迈出的坚实步伐。应该承认,以往一些散文作品有“面向历史、背对时代”的倾向,2019年的作品对历史的回顾虽然并不少,但现实、时代甚至政治维度明显突出,从而使散文增强了钙质风骨。杨献平的《中年的乡愁》写太行山农村在社会、生命、道德方面承受的“阵痛”,具有现实性。王剑冰的《塬上》写河南陕州地坑院的风土人情及其时代变迁,关注这一方特殊的地域文化,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面前所表现出的振动和安稳。张曼莉的《站着睡觉的人》着眼农民工困境,一个农民之家因儿子外出打工而盖起崭新的楼房,却因得了粉尘肺或死或病,是对相关社会问题的深沉考问。徐枝扬的《流动的社区》聚焦社区服务、社工和志愿者,是一个极富时代感和社会温情的主题。厉彦林的《城市》,文字指向都市困境及其发展的重大主题,与党和国家的现代化战略发展直接相关。“城市的根须正扩展成庞大的生态系统,吸纳阳光与汗水,绽放出公平、正义与幸福的光芒。”作者以生动优美的文字,表述重大的主题。还值得一提的是,穆蕾蕾的《清扫归来忆初心》将“初心”作为文章重点:“如果人们不节制欲望,那么大自然中最基本的水、空气、土地,都会对我们人类进行报复。起点就是终点,一切终点全都取决于起点处那个初心。初心每时每刻如何生发,也在随时改变着整个人类的最终走向。”文章立意于环境生态意识、人类情怀,也折射出“初心”教育的自我意识。

    以更博大的情怀写人,更重视对于天地万物的探讨,是2019年散文创作的浓墨重彩。如阎纲的《屠岸温润亦刚强》、梁衡的《将军几死却永生》、孙郁的《劳我一生》等,在写人方面较有代表性。王月鹏的《点灯的人》写的是怀有大爱的守塔人,主人公多年如一日默默为渔民守护小岛的灯塔,从而变成人们的“心灯”。特别值得强调的是,2019年写天地万物尤其是草木之情者甚多,且写得非常精彩,这较前有很大推进和突破。这些作品可列出长长的名单,如张炜在《美文》杂志2019年开的《楚辞笔记》专栏、王充闾的《伊人宛在水之湄》、鲍尔吉·原野的《火与火不一样》、简默的《酸枣》等等。当然,写人与写物有时又是相互关联的,如蒋新一面写父亲这个煤矿工人,一面又写煤的精神,所以才有这样的句子:“炭或者煤自被发现、被挖掘、被点燃使用后,就以工业文明使者的身份,萌芽以至灿烂于文明的大舞台上”“脚下的钢轨将我的思绪拉得像梦一样长,踏着锈迹斑斑的钢轨……去拜访煤一样燃烧过的那些老邻居和老矿工们”。

    整体而言,2019年散文创作虽承接了传统,但显然更强调时代精神、历史使命感、博大的情怀与前瞻性发展。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历史发展新动向,也显示了散文的现实主义审美风貌。

    在回归文学性上进行深度开拓

    审美品质和境界的提升,这是2019年散文的另一亮色,它犹如温润的包浆和美好的釉色,将散文滋养得周身通透。
如果说多年来尤其是大文化散文兴盛以来,散文有何不足的话,那么,笔者认为最突出的一点是文学性的淡化甚至丧失。不少散文为追求知识、文化、思想,不顾甚至无视文学性,结果把文章写“死”了。而2019年散文创作在此有所突破,不少作家回到原生态的生活,以进取和自然的心态,写出了一些融知识、文化、思想、审美于一体的佳作。

    作家以具有中国文化自信的笔法进行散文写作,使得当下的散文作品显示出开放豁达、从容不迫和丰富饱满的品质。应该承认,悲调甚至虚无一直是现当代散文的底色,这从鲁迅的《野草》到乡土散文再到后来的打工散文,都是如此。作家面对加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似乎既感到无能为力又有难以言说的惆怅,很容易就站在传统农业文明的角度,简单化地批判都市发展,对乡土文明的丧失大唱挽歌,在城乡文化、现代与传统中充满矛盾与困惑。2019年散文则有所不同,健康明朗、自信泰然、包容博大、清明昂扬成为一种主调,这大大提升了散文作品的精、气、神。贾平凹写出《愿一生从容安宁》,倡导求道、得道、守道的人生哲学。张炜颇有耐心地从《诗经》和《楚辞》中汲取营养,在《楚辞笔记》中,用“绿色繁华的簇拥”来赞美中国古人,因为正是他们“写到了许多繁茂的植物,是一个绿色葱茏的世界”,并指出“在这种气息中,人类生活染上了浓绿的颜色,思想和行为伴着这种颜色,与碧绿、澄澈、芬芳、鲜美一起,蔓延和生长”。在此,一种根脉意识绵绵而悠长。穆涛将笔触探入古代文化的褶皱,用心体味着中国人的智慧,所以其作品《中国时令的内部结构》蕴含着对中国文化以及散文文体的自信,他说:“我们中国的汉字,都是有出处的,每个字都有来头,有本来之义。字是有生命的,一个字造出来之后,跟人一样,会不断地生长。汉字的‘身子骨’不长了,但长内存,长涵义。”还有王剑冰对于塬上坑院这一地域文化的热爱与张扬,韩小蕙对于“协和”文化精神的敬意,都是一种中国文化本位意识的确立,这相对于以往用西方现代性简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作思路而言,无疑具有突破价值和超越意义。

    通过情思与智慧进行深度叙事,这是2019年散文的突出特点,也是最值得给予充分肯定的。众所周知,散文的知识化、文化化和碎片化极易导致平庸从众和模式化,所以真正有深度和智慧的作品较为难得。2019年在此大有推进,许多作品看似平易,实则都有深度开掘。这里举两个例子:一是杨闻宇的《李清照的隐衷》,作者没有按传统路数高扬李清照的诗词,也未对他们夫妻的志同道合、恩爱有加大加赞许,反从容易为人忽略的《金石录后序》入手,探寻夫妻间的情感关系,特别是对赵明诚的性格、人品以及他对妻子的忽略与粗暴,提出自己的独特看法。二是王月鹏的《怀念烨园老师》,这是一篇怀人散文,题目本身也平淡普通。不过,作者穿越普通的人情进入“师友”之情,他们并无实际的师徒传承关系,只是年长与年轻的文友,但文学的纽带将人情融通起来,从而超越了世俗关系。所以,作者展示的是一个年长作家对年轻作家的文学甚至精神引领,也是一段文坛佳话。更重要的是,作品写出了“深情”,写出那种超出血缘之情的“大爱”,以及流淌于中国传统文化血液的知音之感和琴瑟共鸣,一种令人泪水长流、心灵悸动的诗意之美。文末这样写道:“而我所能做的,就是像他曾经叮嘱过的那样,认真对待文学,把该做的事做好,‘在自己的命运里完成自己’。”

    审美品质和境界的提升,这是2019年散文的另一亮色,它犹如温润的包浆和美好的釉色,将散文滋养得周身通透。应该说,散文确实需要知识、文化、概念、理念、逻辑,但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智慧,这是一种如阳光、水、温度、灵光、美般的穿透力量,它好像月之清辉、水之色味、花之芬芳。2019年的许多散文佳作在文学性上向前迈进了一步,而美的光晕则使作品获得升华,一如经过点染和淬火的艺术表达。韩小蕙在《三位大医女神》中这样写林巧稚:“林奶奶一生爱花,她居住的28号楼在大院门口东侧,从细碎灰白点的花岗石台阶下面,到小楼南、北、西三面周边,从春到秋,三时鲜花不断,都是她率领着家人亲手栽种的,有海棠、月季、蔷薇、美人蕉、太阳花、老头花和一串红。最美丽的,还属伸出一尺多长白色大花颈的玉簪花,那白瓷似的大花纤尘不染,似乎就是为衬托她的冰清玉洁而绽放的。”以花写人,画出林巧稚的心境、精神与灵魂。周华诚的《鱼鳞瓦》有这样接地气的优美表达:“瓦由泥土炼制而成。旧瓦尤有厚朴与宁静之美。泥土能接通人与自然的气息。所以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便可以让松涛、流泉、风吟、虫鸣都涌进来。人睡在瓦下,也有山林之气。”

    亮点是需要照亮的,太阳升起是一种,烛火萤光是一种,大光照临是一种;但更多时,是在暗夜——漆黑的夜晚,在生命的穷途——难以逾越的坎坷,在永无止期的悲情——绝望困境,这就需要心灵的智慧之光,需要美好的愿望与信仰。由此,审美品质与高尚境界就变得更加重要,而这正是2019年散文给予读者的赠予。

    从“人”到“物”的视点切换

    2019年的散文创作一面强调“人的文学”,另一面重视“物的文学”,特别是其间所包含的天地之道,从而在不断探索中开拓创新。

    “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一直强调“人”,这就是所谓“人的文学”观念的形成,它有助于克服中国古代忽略人的主体性的局限。但另一方面,由于过于强调人尤其是人的个性和欲望,从而导致对于天地万物之更为博大世界的忽略。2019年的散文创作一面强调“人的文学”,另一面重视“物的文学”,特别是其间所包含的天地之道,从而在不断探索中开拓创新。

    近些年,散文创作不乏对于“物”的关注与热爱,因此出现不少写“物”的作品。不过,虽然写“物”,但有时仍是“人”的视点,像许多拟人化的“物”的书写就很有代表性。可以说,“不及物”是许多散文在写“物”时的最大局限和障碍,它有时像高天一样难以逾越。2019年散文在此迈出重要一步,即开始站在“物”的视角写作,并由此反观“人”,可给人启发。张艳茜写作家红柯,从“马”的视点写道:“不到最后的时刻,马不会将自己尊贵高大的身躯匍匐在地,倒下时即意味着它的长眠的开始。红柯生肖是属虎的,但他更像是一匹草原上的骏马。”以“马”的视点反衬人的局限甚至无知,也反照红柯的生命本相与精神高度,其间反映的是作者对于万物的敏感和细察,也包含了对于天地万物和世界人生的悲悯。王剑冰的《塬上》写一队蚂蚁搬家,那像一根粗绳样的队伍望不到首尾。作者写道:“毕竟洪流不可阻挡,亿万蚂蚁大军正万水千山疾步向前,它们应该有雄壮的吼声或歌声,只是我听不到。”可见,作者有着怎样的知“不足”,因为人类很难理解蚂蚁的世界及其语言,也就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和真正的理解。作者还认为:“前面,一定有一只吹着集结号的蚂蚁。我在离它们稍远的地方站着,生怕惊扰它们,更怕伤害它们。”虽然这仍是人类思维,但其内蕴的仁慈还是有所体现。

    熊亮的《万物如果开口说话》是真正意义上打破“人的文学”观,通过“及物”进行的书写。文章写到树神、宝塔神、家具精灵、水地精灵、山民等等,虽离不开神话怪异思维,但其间的“物性”与天地“道心”还是别具特色的。该作品最大的作用就是,可弥补长期以来形成的散文以“人”为中心,机械地用人的思维、观念、话语、逻辑去解释万物的局限,从而获得一种新的更加自由的天地宇宙观。作者写道:“所以我们到了大自然里,行动要轻柔,心要常怀敬意,以免惊吓了这些小小的精灵们。”这是智慧的体悟之语。可以说,当作家的思想与文字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宇宙的世界,用心去理解和体悟万事万物的秘语时,我们的散文创作就能进入更加广阔多样、富有无限张力的时空。

    总之,2019年散文创作,不论在广度、厚度、深度、境界和品质上都有新的突破和飞跃,但由于受散文“形散、神不散”及散文可以完全自由解放等思唯的影响,散文创作的碎片化和随意性依然过强,造成精品少、经典性作品更少的现状,这是今后需要进一步努力调整和不断改变的。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
移动客户端
扫描登录手机 WAP版